退出长者模式
台湾南部拨开迷雾看大陆 两岸关系翻开新一页
发布日期:2011-12-20  来源:中国台湾网

  海协会副会长台南遇袭、达赖访问高雄、高雄电影节播放“女疆独”纪录片……不愉快的事件使南台湾一度成为两岸交往的冷感地带。

  今天,改变的希望已经出现。南台湾旅游成为陆客入岛游的增长点、大陆与高雄新增直飞航班密集开航、南部多个县市长积极“登陆”推介……疏隔南台湾和大陆之间的迷雾正被拨开。

  南部旅游:不怕没客人

  两岸关系回暖,越来越多的大陆人愿意到南部走走,看看台南的文化、嘉义的历史、屏东的海洋、高雄的港口……

  台“交通部观光局”最近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今年大陆游客赴台游的重要增长点就在南台湾。1至10月,陆客来台139万人次,其中15%即14万人次住宿高雄。

  不要小看这15%,这是一笔可观的收益。高雄市观光局对旅馆住宿率进行调查,以平均房价2000元(新台币,下同)计算,陆客为高雄旅宿业贡献的收入就超过了2.8亿元。

  南台湾经济困顿多年,陆客带来的收益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因素”。按岛内媒体的说法,陆客在南部各县市,成为“最受欢迎的对象”。

 

  商家最敏感,嗅到陆客南部游的商机,立即将投资向南台湾倾斜。11月14日开始,台湾长荣、立荣航空公司从高雄直航大陆的班次密集开航,高雄机场的两岸直航航班将从每周27班大增到51班。

  高雄还为陆客精心设计了“个人游”线路:港都高雄逍遥游、眷村军旅探秘游、祈福购物轻松游、农村民俗体验游……地道的南部文化,方便简单的交通,未来陆客的旅游模式不必局限于“北(台北)进北出”,北进南出、南进南出都成为可能。谈到南部旅游,旅游局的官员信心满满:不怕没客人!

  登陆农产:络绎于途

  和旅游相比,南部的水果农产更早进入大陆人的视线。过去几年大陆多次在南台湾采购农产品,如今采购机制日臻完善,政策主导的采购行为正让位于市场主导的正常经贸往来。

  今年以来,大陆多家采购企业多次和中南部县市的农民组织和基层农户洽谈,直接建立合作关系。目前,这些企业已向嘉义、高雄、台南等农业县市采购1000多吨水果,虱目鱼“契作”采购进展更是顺利。

  今年8月,首批24吨全尾虱目鱼装箱上柜,冷藏运往上海。这是大陆对台南学甲地区“契作”采购的成果。大陆发展直接、常态、稳定的对台采购机制,“契作”是一项有益的尝试。它向渔民保证收购价格和收购数量,对面临产销困境的学甲渔民来说,不啻及时雨。

  南台湾的农产不仅受益于采购,2011年1月1日正式上路的ECFA早收清单,是大陆扩大台湾农产品采购的根本动力。依据早收清单,18种台湾农产品的关税逐渐降低,将最终到达“零关税”。成本降低,价格竞争力提升,商家当然愿意扩大采购。以秋刀鱼为例,1月至7月,台湾销往大陆的秋刀鱼2395吨,比去年同期增长6.46倍。

  今天,屏东石斑鱼、麻豆文旦、高雄香蕉,都已相继销往大陆。岛内媒体热情地预期,输往大陆的台湾农产品将“络绎于途”。

  民间交流:带来机会

  南台湾政治图谱偏绿,民进党出身的高雄市市长陈菊更是政治色彩鲜明。然而面对陆客和农产品采购带来的经济效益,陈菊也不得不顺应民意,奉行“政治让位于经济”的策略。

  高雄市政府观光部门、农业部门、新闻部门都在很卖力经营两岸经贸。上月,民进党点名“大陆是假采购,真辅选”,高雄市政府不但没有呼应,反而忙着组团,到大陆各地行销地方特产;庆祝两岸航线开航;接待从浙江来的第10万名游客。选举归选举,经济归经济,高雄市显然是“两条腿走路”。

  值得寻味的是,一系列事实表明,南台湾的普通人对大陆优秀的文化并不排斥。

  2011年5月,“四川·成都大庙会”在高雄举办。这是大陆在南台湾的首个大型民众交流活动。张凉粉、蒸蒸糕、乐山豆腐脑、军屯锅盔前总有人耐心等候。雨篷下的座位已客满,有人等位有人站着吃。川艺、川茶、川景、故事三国、成都民俗区也人来人往。庙会吸引20多万人参与。

  有记者询问主办方,高雄人何以如此“捧场”?一位工作人员回答:“好东西大家都喜欢。”

  大陆和南台湾的距离或许根本不像想象的那样遥远,但太久的分离产生了误解。一时的接近不能带来巨大的转变,但至少为转变预备了条件。南台湾和大陆正彼此走近,两岸关系或许要翻开新的一页。(本报记者 王昭)

 

主办单位:常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8层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