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陆资入岛,别“松”了再“绑”
发布日期:2012-04-05  来源:中国台湾网
   第三波陆资入岛审核案获台湾当局核准并于3月底正式上路。岛内制造业、服务业和公共建设,面对大陆资本的进入大尺度放宽。然而在“放宽”的同时,台当局又附加或维持“专案审核”、“陆资不得拥有控制权”等限制。此次开放陆资入岛,究竟是宽是严?

  敞开“量”的大门

  中国社科院台研所经济室主任朱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总体来看,对本次陆资入岛案的评价应该是正面的。毕竟从开放领域和允许陆资参股比例来讲,都有显著的增长。”

  2009年台湾开放陆资入岛投资,迄今已经3个阶段。与前两阶段相比,本次开放涉及领域最广,陆资参股幅度上限也大幅提高。

  本次开放项目总计新增161项,其中制造业开放幅度最大,多达115项,新增LED面板、半导体、工具机、集成电路等五大关键性制造业,陆资投资现有事业比率由10%大幅放宽为低于50%。至此,除了高污染、核能安全等项目没有开放,岛内制造业高达97%对陆资放开。

  服务业、公共建设领域也各新开放20多项,两大领域可开放项目均由原先的20%多,大幅提升超过50%。

  可以说,第三波陆资入岛审核为陆资敞开了“量”的大门。有业者对此颇多期许。“能进一步松绑是件好事情,将有利于两岸面板业在产业领域的合作。”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接受媒体访问说。岛内媒体报道,TCL正是台湾业界急欲引进的投资伙伴之一。台湾面板业者则表示,岛内面板业累积亏损资金不足,若能引入陆资参股,有助摆脱困境。

 

  还是市场说了算

  放宽准入就一定能吸引陆资?应该还要市场说了算。

  台湾面板和DRAM晶片企业处于亏损。岛内媒体报道,5家主要DRAM厂过去5年累计亏损超过3700亿元新台币。企业经营在商言商,入股就有“肉包子打狗”之虞,大陆企业恐怕望而却步,吸引陆资有可能短期内见不了成效。

  此外,台当局一面增加开放项目,一面加设各类限制,“松”了再“绑”的做法,令开放措施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针对某些产业,台方实行有条件开放,包括“须提出产业合作策略,经专案小组审查”、“陆资对投资事业不得具有控制能力”,陆资不能担任或指派经理人,掌握的董事会席数不能超过半数,不能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征求委托书等等。

  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白为民向媒体表达担忧:“如果‘松绑’背后仍有条条框框的细节限制,那么有多少人想去投,投资力度有多大,都不好说。”

  台湾《工商时报》也批评,当初参股上限只有10%时,就没有陆资想来投资集成电路制造等行业,如今参股上限虽然提到不高于50%,但改成不得拥有控制力,又要专案审查,只比以前复杂,“真的会有陆资来吗?”

  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出于政治顾虑和经济利益考量,岛内主管部门对陆资抱有戒备心理。台“经济部长”施颜祥也指出,台湾对陆资的管理远高于其他外资,陆资要获得比照其他外资的地位,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陆资在台湾的确有很多限制,开放陆资不会一蹴而就。”朱磊对本报记者表示。但他仍然认为,陆资入岛面对的是乐观的前景。

  “几乎可以确定,第八次陈江会上,两岸将签署投保协议。按照惯例,台湾应该向大陆开放超过一半的投资领域,否则陆资在台湾获得保护的议题就无从谈起。此外,今年大陆调低经济增长速度,台湾经济增速也会跟着走低。吸引陆资有助于台湾稳定和提振经济形势。这几年两岸都很重视产业合作,但是由于台湾不开放,两岸企业一洽商,好项目都流向了大陆,台湾也希望借开放陆资的机会,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最后,马英九要落实他的‘富民’政策,引入陆资无疑会为产业注入活水,创造就业机会。”

  朱磊指出,正是基于这些政策考量和现实需要,台湾会不断调整和完善开放陆资投资的政策。

  相对台资登陆,陆资入岛还在萌芽期,而实现台湾和大陆相互自由投资,是两岸共同的努力方向,为此双方都要拿出智慧,敞开心胸。但愿此次陆资入台获得放宽后,不会被“松”了再“绑”,而是小步快跑。(记者 王昭)

 

 

主办单位:常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8层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