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纪忠心中的故乡情与养育恩——谨以此文纪念余纪忠先生逝世10周年 |
发布日期:2012-04-09 来源:陈士行 孙建锋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
这首出自1987年底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由去台人员改编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曾在开放初期风靡一时,真实地反映出去台人员离乡背井近40年,一朝返乡时的悲喜心情。把这首诗放在常州籍去台人员、原台湾《中国时报》报系创办人、台北武进同乡会名誉理事长余纪忠先生身上更为贴切。他离开大陆46年、离开家乡70余年后才重返故里,当年由他设立的常州市华英文教基金会现已成为我市奖教助学的一道亮丽品牌。
今年4月9日,是余纪忠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日。余纪忠,1910年4月16日出生于常州,殁于2002年4月9日,终年93岁。余纪忠先生在大陆生活了四十余个寒暑,在台湾度过了五十多个春秋,他坚持民族认同,期盼两岸统一,他对两岸乡土怀有同样深厚的情,同样炽热的爱。90多年里,余纪忠先生心中的“故乡情”和“养育恩”始终没有变,回馈故里,造福桑梓是他毕生的愿望和追求。1994年8月,余纪忠先生出资100万美元,设立了常州市华英文教基金会,1998年11月又增资25万美元,使基金总额达125万美元,基金会成立18年以来,家乡数千学子受此激励敦品励学,立志成才;故里众多园丁沐此春风爱岗敬业,走向成功,实现了他所倡导的“人才为先,教育为本”之理念。余纪忠先生的晚年热衷于常台两地的交流交往,多次邀请我市经贸、文教、新闻界及少儿民族乐团等团队赴台参访,为增进台湾同胞对常州的了解,提高常州在岛内的知名度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报业巨子开启隔绝42年的新闻互访之门
余纪忠,1910年4月16日出生于常州的一个官宦家庭。1923年,他从武阳小学(今局前街小学)毕业后,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学就读,并毕业于东南大学改制后的中央大学历史系,193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院留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余纪忠毅然决定回国从军抗日,报效国家。1949年余纪忠去了台湾,1950年创办《征信新闻报》,后改名为《中国时报》,历任社长、发行人及董事长。《中国时报》报业集团现拥有3种报纸、6种杂志。他处理新闻的原则,恪守“万事莫如公论”的新闻道德。在他的影响下,《中国时报》以立论公正,报道平实,赢得了台湾读者的广泛好评,发行量曾高达100万份,居台湾各报之首。1980年,余纪忠被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委”。
余纪忠对两岸最终和平统一,一直高度关注与期待。这既缘于他对民族的认同,也缘于他对祖国家园的眷恋,更缘于他亲历战祸频仍、黎民生离死别的切肤之痛。因而他晚年一直殚精竭虑,寻找两岸迈向和平进程的模式和出路。他积极为祖国大陆新闻团组赴台多方牵线搭桥。1991年8月,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中新社记者郭伟峰作为两岸隔绝42年后的第一批踏上台湾采访的大陆记者,随中国红十字会总负责人赴台采访“闽狮渔”号渔事纠纷事件。
采访渔事纠纷事件,当时就是以《中国时报》名义邀请入岛的。其间障碍重重,《中国时报》社提供了很多帮助。他还亲切会见了两位记者,并表示对从此开启两岸新闻交流感到欣慰。之后《中国时报》还多次邀请国内的各大报系的近百家新闻单位记者到岛内采访。2001年2月,祖国大陆记者开始赴台“驻台采访”,新华社作为首批试点单位,率先派出两位记者赴台驻点采访,而《中国时报》又作为邀请单位积极促成。余纪忠及《中国时报》对这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事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他的力促下,还相继举办了一系列的两岸经贸、新闻学术交流会。他表示,“这一系列广泛而密切的交流合作,是两岸日后和平统一最重要的基础,是迎接21世纪挑战的法宝。”同时,余纪忠也发动岛内媒体到祖国大陆采访交流。1992年他看到祖国大陆即将展开新一轮的经济改革,将带动两岸关系迈向以经贸交流为主轴的时代,他指令中国时报系中的《工商时报》成立祖国大陆财经新闻中心。出任该中心第一任主任的李梦洲说,就在出任前夕,余纪忠专门召见了他,一见面,他老人家就握着我的手说:“欢迎一起来为国家做事!”李梦洲感慨:这番话让他动容不已,迄今为止,仍在内心回荡。1996年,《中国时报》又作为首批台湾媒体到祖国大陆“轮派采访”。
余纪忠做人办报的原则,奉行既无所畏惧又不媚俗取宠的风骨,赢得海内外的一致赞颂,成为两岸共同尊敬的人物。
一块墓碑引来的“华英文教基金会”
翻开中共常州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1994年3月2日编印的《台湾工作情况简报》第二期,其中“一句话信息”里有这样一段记载:“市台办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在2月28日找到台胞余纪忠为父所树的墓碑。”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却道出了台办工作人员倾注的无数心血和付出的辛勤劳动,也包含了余纪忠先生在常亲属的眷恋之情。
1993年中秋节,市台办在走访慰问重点台属余纪畴时获悉,余纪畴刚从台湾与余纪忠会亲回来,余纪忠再次托他寻找其父亲余大鸿在常州的祖坟,以便今后回乡祭扫。余纪畴系余纪忠的堂弟,抗战前后与余纪忠同在国民党《中苏日报》社工作,余纪忠时任报社社长,余纪畴任总编辑,后余纪畴被调至国民党外交部工作。解放后肃反清查时余纪畴被判刑入狱,1975年获特赦。后市台办帮助余纪畴落实政策,安排他为市政协常委、省文史馆馆员。余纪畴1996年9月去世。因年代久远,余纪畴过去又一直在外地工作,对常州的地形不熟,加上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因此,他恳请台办同志帮助寻找。
其实,市委台办早已把寻找余纪忠父亲的祖坟列为当时的重要工作和任务,已经找了一年多尚未找到。这次听说后更加重视,立即委派时任经济联络科科长杨金香(已故)与笔者具体帮助寻找。我们与退休后在市台属联谊会工作的恽正平(恽正平系余纪忠的表弟,后任市台属联谊会名誉会长,常州市华英文教基金会董事会常务董事和基金管委会副主任)一起四处寻找,稍有线索便驱车前往。几个月下来,我们寻遍了几乎常武地区的所有角落,仍未找到。寻找因此一时陷入困境。
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2004年初,据恽正平回忆,他曾听其岳母生前说过坟墓有可能在城北的司古庄。我们把这一讯息告诉给余纪畴,余纪畴立即作出了反应,说就是在司古庄,并准确说出了司古庄的地点在三井乡。2月28日下午,杨金香、笔者及恽正平夫妇4人驱车来到三井乡司古庄。在时任该乡大队书记须产兴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坟亲(看坟的人)”。坟亲说,解放前当地有几座大坟,其中一座大坟被当地人称之为“将军坟”,听说里面埋葬的只是些衣物,并没有埋人,所以又称之为“衣冠冢”;解放前还不时有人前来祭拜,解放后就不见有人来了;上世纪50年代初被当作无主坟处理掉了,墓上的墓碑可能被丢在村里的池塘边。我们马上分头作地毯式搜寻。
笔者抓过路边的一把稻草就在河边仔细擦起几块石板来。我清楚地记得被我擦过的一块石板上面刻有:显妣姚某某之墓,民国某某年立。正当我擦得起劲时,一个老百姓说,那边屋檐后还有块石板,是搁放柴油桶用的。我赶紧跑过去用稻草擦拭,当我擦去石板上厚厚一层油污后,只见墓碑上清楚地刻着:显考幼舫(余大鸿字幼舫,笔者注)府君之幕,余男纪忠敬立。只是墓碑上端断裂了一截,但不妨碍墓碑的整体。经大家仔细辨认后一致确认,它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墓碑。我立即用随身携带的照相机把它拍了下来。当我们准备将墓碑运走时,当地个别老百姓还不大愿意,须产兴书记就叫民兵营长把墓碑暂放民兵队部,第二天由民兵营长亲自护送到恽正平家中存放。
当余纪忠先生获知墓碑找到的消息,并经照片确认,极感欣慰,连称“实为始料所不及”,立即派其次子、《中国时报》发行人余建新火速赶到常州代为祭奠。他说,“余氏子孙不论身在何处,总希叶落归根,心系祖国。”后来,余纪忠先生作出两项决定:一、父亲墓碑归葬凤凰山公墓朝阳墓区,并筹建余氏佳园墓地;二、回馈乡里,造福桑梓,为中华民族培养英才,成立常州市华英文教基金会。
对当年的这一过程,2007年6月22日的《常州日报》B5版,笔者以《寻碑记》为标题,作了详尽的报道。
事后,一位非常关注和支持此事的市领导感慨地说:“没有碑就没有墓,没有墓也就没有基金。余氏佳园是根,基金会是纽带。”
1994年8月28日,由余纪忠先生出资100万美元设立的常州市华英文教基金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华英奖”授奖仪式,在常州亚细亚影城隆重举行。时任江苏省副省长张怀西、省政协副主席彭司勋,省台办主任蒋孝文、省教委副主任周稽裘,常州市领导孟金元、赵顺盘、洪文鑫、陈三林、程九度、吴振祥等出席大会。成立大会由华英文教基金会总干事恽正平主持,时任常州市市长孟金元与余纪忠之子、华英文教基金会理事长余建新为基金会揭牌。余建新在会上致词并宣读理事会成员、顾问和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省市领导张怀西、彭司勋、陈三林先后在会上致词,高度赞扬余纪忠先生热爱家乡、造福桑梓,悉心培育中华英才之美德。常州市台办、教委、民政局、中国银行常州分行、市台谊会和全市各界人士代表及余纪忠先生在常州的亲属等参加了成立大会。会上还举行了首届“华英奖”授奖仪式,18名教师和9名校长荣获首届“华英奖”。
会后,余建新代表父母分别前往余纪忠先生的母校局前街小学和余纪忠先生的胞妹余宗英女士早年从教的觅渡桥小学,向两校各捐赠20万元人民币,用于改善教育设施。
1995年4月24日,余纪忠先生回到阔别70多年后的家乡祭祖。他在常州宾馆亲自主持了常州市华英文教基金工作简报会,并亲笔为华英文教基金会题词:“属望吾乡子弟德智兼修,奋发精进,期成未来建国人才。”1998年11月,余纪忠先生又增资25万美元,使常州市华英文教基金会的基金总额达125万美元。
常州市华英文教基金会自设立至今,已连续18年累计奖励优秀师生3825人次,总金额达550多万元;对有困难的退休中小学教师进行新春慰问,累计慰问1292人次,慰问金达74.92万元。
“余爷爷余奶奶欢迎家乡来的天鹅们”
余纪忠先生的晚年热衷于常台两地的交流交往,多次邀请我市经贸、文教、新闻界及少儿民族乐团等团队赴台参观访问,为增进台湾同胞对常州的了解、提高常州在岛内的知名度作出了贡献。
1998年11月和2002年9月,余纪忠先生分别两次邀请常州市华英文教基金会组团赴台访问。时任常州市副市长杨大伟和周亚瑜先后率市台办、教育局等部门负责人前往,受到了余纪忠先生的热情款待。参访团在台期间,与时报基金会进行了交流研讨,并拜会了台北武进同乡会,参观了台北、台中、高雄等地的一些学校和文化设施,收获颇丰。2004年2月,《中国时报》社按照余纪忠先生的遗愿,邀请由时任常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盛克勤为团长,广电局、报社、电视台、台办等部门组成的新闻交流团一行赴台进行为期10天的新闻交流、采访和考察活动,并与台湾部分媒体进行对口交流,洽谈合作事宜。
1999年5月8日,余纪忠先生第二次返乡,受到了常州市领导的热烈欢迎。他于5月18日赴北京与汪道涵会长亲切会晤,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在中南海亲切接见了他,并与之长谈。
余纪忠先生最为得意之笔,是邀请常州市少年宫天鹅民族乐团赴台演出。那是1999年8月24日,以时任市政协副主席吴振祥为顾问的常州市少年宫天鹅民族乐团一行38人赴台演出。余纪忠夫妇专门设宴迎接家乡客人,并书写横幅:“余爷爷余奶奶欢迎家乡来的天鹅们”,极尽地主之谊。
“天鹅少儿民族乐团”在台北的中国时报会馆表演中心、桃园林口中学、南亚工专、社教馆和高雄前金小学等地进行演出交流,演奏了《西皮随想》、《心灵的河川》、《战台风》、《悠悠故乡情》及民乐合奏《花好月圆》等,还有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江南丝竹《竹街》、中国最古老的排箫独奏、葫芦丝独奏、古筝独奏,另有根据台湾民谣民歌改编的《望你早归》、《六月茉莉》等等,让台湾民众从“天鹅之声”中领略到了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品味到了民乐的魅力。台湾《中国时报》、东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竞相报道演出盛况,赞扬“天鹅”:少儿弹指功,清新弄丝竹,独具江南神韵,个个是“神童、精灵”。
余纪忠简介:
余纪忠,籍贯江苏常州(武进),台湾新闻界泰斗,《中国时报》创办人,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常委、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台湾篮球协会理事长、台湾当局“国家统一委员会”委员。余纪忠早年就读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在大陆更名南京东南大学,1962年在台复校)历史学系,后赴英国伦敦政经学院就读,学成返国服务。先后参与党、政、军、报业等职。1949年来台后,致力报业和出版业,创办《中国时报》。《中国时报》是台湾最大的民营报纸,《中国时报》和《联合报》是台湾民营报业的两大支柱。2002年4月16日,是台湾《中国时报》报系创办人余纪忠93岁的生日。但不幸的是,4月9日10时零8分,他因肝癌在台北的家中去世。6月15日,余纪忠先生的骨灰安放在常州凤凰山公墓朝阳墓区余氏佳园墓地,魂归故里。今年4月9日,是余纪忠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日。
|
主办单位:常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8层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