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概况
常州,位于充满经济活力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北枕长江,南抵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共同构成了苏锡常都市圈。全市总面积4385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359.8万,市区面积1872平方公里,市区人口226.7万。2009年,常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8.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0000美元,财政总收入681.7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5.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04.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1.4亿元,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50.8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98元。
人文历史悠久
常州,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之誉。经济传统悠远绵长,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 之称,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
交通区位优越
常州,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已经形成了立体式、全方位的交通网络。京沪高速公路等6条高速公路和京沪铁路等4条铁路线通过常州。长江常州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拥有万吨级码头6个,可直接停靠外轮;常州机场是上海和南京之间的第三大机场,目前已经开通了20多条国内航线。
产业基础雄厚
常州,以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完善的生产配套能力,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近年来,常州市启动了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和环保节能、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及制药等五大产业的行动计划,即 “龙腾计划”。 同时,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也加快了产品升级换代步伐,获得了很大发展。
常州是中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之一,在2008年《Forbes》“200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中排名第九,其中经营成本指数在前十强城市一直高举首位。5500多家外资公司在常落户,其中包括GE、Texas Instruments、Goodyear等4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常外商投资额,有超过30%来自于香港地区。
科教体系健全
常州,基础教育水平全国领先,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明显,社会教育普及有效。常州科教城更是公认的“教育之城、科技之城、人才之城”,拥有在校学生8万人,国内外科研机构 50 多家,高级职称的人才达到1055人,博士186人,硕士1000多人。每年有2万名毕业生为长三角的外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
人居环境优良
常州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常州拥有优美的城市生态环境,全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35平方米。常州拥有一流的生活服务设施,教育体系优质健全,公共交通快速便捷,医疗保健网络完善,商业娱乐繁荣丰富。
千载读书地
“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龙城常州,历来是文化名城,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自隋唐代开科取士以来,常州出过1546名进士。据人才学者缪进鸿对先秦以来全国400多座城市的杰出专家、学者的出生地域分布统计分析,常州所出的杰出人才数,位居全国第四位。
“舟车会百越,襟带控三吴”。常州又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经济较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和旅游城市。常州处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了苏—锡—常都市圈。常州有着十分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水陆空交通条件,北临长江,南濒太湖,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常州港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年货物吞吐量超过百万吨。民航常州港有通达北京、广州、大连、厦门、深圳、海口、西安等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的航线。常州是“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中国城市投资环境40优”城市之一,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是“中国创新环境十强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常州有“东方侏罗纪”美誉的国家4A级景点中华恐龙园、首批国家4A级景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全国重点寺院、国家4A级景点、“东南第一丛林”天宁禅寺和有“中国第一佛塔”之称的天宁宝塔等。常州土方特产主要有宫廷梳篦、罗卜干、大麻糕、芝麻糖等,其中“削竹成篦,朝京门内比户皆为”的常州梳篦,这个具有1500年的历史的“老古董”,竟成为上海申办世博会时的馈赠佳品,受到贵宾的高度赞赏。我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有:金坛董永传说、金坛刻纸、常州留青竹刻、常州吟诵、常州天宁寺梵呗唱诵、锡剧、常州梳篦、金坛封缸酒酿造技艺、金坛抬阁等。
现代创新城
顺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滚滚洪流,常州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构想,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并获得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政府创新能力全国第一。常州推进科技创新的独特路径是:
突出企业主体,做强做优“主力军团”。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研发投入的主体,是直接受益的主体。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出台了支持企业科技创新“40条”,在全省率先建立政策协调联席会议制度,真正把每一项扶持政策兑现到位。2007年全市技术开发费加计抵扣应纳税所得额2.5亿元,同时对有突出贡献的创新企业、科技人才、企业“一站两中心”等奖励7000多万元。二是培育创新企业。在全市优选50家创新试点企业,整合资源,重点扶持,放大引领示范效应。50家企业去年研发投入达23.9亿元,占销售收入5.1%,占全市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42.6%,累计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561项。去年又新认定创新试点企业32家,其中兴荣高科被认定为国家创新试点企业,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创新试点企业。三是加大创新投入。发挥财政投入“四两拨千斤”作用,市级“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在2003年基础上连续三年翻番,强力带动企业投入,2007年全市企业研发投入突破50亿元。四是鼓励自主研发。加快企业“一站两中心”建设,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个,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个,企业技术中心116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38个,集聚研发人才2000余名。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目前全市96%的研发机构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在企业、75%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企业。
推进产学研合作,率先开启“科技长征”。常州5万家民营企业在新一轮创业中,渴望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自身的“脱胎换骨”,但面临高校、人才、科技资源紧缺的制约。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组织大规模的企业家代表团“南征北战”,走进50多家大院大所大学,开展100多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对接活动,足迹遍布北京、大连、西安、哈尔滨等20多个大中城市,引进科技成果超过3000项,一大批科研“种子”在我市企业生根开花。通过行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初步形成了“三种机制”:一是政府及部门与重点院校的战略合作机制。先后与北大、清华、东大等高校签订协议,共建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科技合作。二是企业与高校院所的长效合作机制。通过企业资本与科研成果的对接,加速产业化进程,实现校所企共赢,目前常州企业承担的省级以上科技项目,80%拥有产学研合作背景。三是常州与国外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机制。面向欧美、日韩、俄罗斯等国家拓展科技合作渠道,建成中俄科技合作创业园、博恩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一批基地和机构,外商在常设立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6家,常州科教城、津通国际工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建设研发平台,打造创新“核心引擎”。按照“搭好平台、育好人才、选好项目、建好机制”的理念,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科教城建设。从“学”字入手,建设一流高职教育基地,每年输送2万名应用型人才;从“研”字突破,联合大院大所大学共建研发机构,成为研发成果汇聚的“精品店”、转化的“大超市”、交易的“连锁店”;从“产”字聚变,加快建设孵化和产业化基地,实现创新与创业的水乳交融。我们八上中科院借智借力,自2006年11月中科院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在科教城成立以来,已先后建成11个分中心、4个研究院所、12个实验室、8个联合研发中心。依托“中心”的技术实力,建成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2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孵化出12个高科技公司。目前,中科院、清华、北大、南大、东大、哈工大等在科教城建立的研发机构、中试基地和高科技企业达92家。总投资50亿元的科教城三期——国际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基地暨江苏新西伯利亚高科技合作中心已启动建设,并列为省2008年重点项目。
借助这个平台,我市还与科技部、中科院、省政府联合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邀请国内外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与企业家“零距离”对接。去年“5•18洽谈会”共有800多名专家教授参加,展出各类科技成果2573项,现场签约项目300多个。通过3-5年的努力,科教城将实现“3211”的目标,即集聚3万名科技人才,引进200个研发机构,孵化1000家高科技企业,在读大学生10万名。
集聚四海精英,抢占创新“人才高地”。按照“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有舞台、有前途、有利益”的理念,大力实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和“金凤凰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连续三年举办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招聘活动,共有82个项目签约落地,去年10月又有147个海归博士携185个项目来常洽谈合作。赵善麒、黄学英等12人被确定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资助对象。其中,赵善麒创办的江苏宏微科技,当年成功开发新品10多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国家科技经费资助1720万元。
创新没有休止符。肩负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任,常州将不断强化“GDP重要、创新更重要”的理念共识,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坚持开放与创新并举,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科技创新、有效投入一起抓,促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农业快速协调发展;坚持着眼未来、务求实效的方针,推进科技创新五大工程,在提前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三倍增”目标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新一轮三年倍增计划和创新创业三级平台建设计划;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全社会创新,着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深化产学研结合。抓住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历史契机,走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以市场化、产业化为目标的科技创新之路,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常州模式”。举办好每年一度的“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展示洽谈会”,使之成为一个越来越有特色、越来越有影响、越来越有成效的“先进制造技术的盛会”。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三年计划,到2010年,市级以上“一站两中心”达270家,孵化面积累计达3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3500家。突出抓好科教城这一综合性、全局性的平台建设。作为我市创新的“重要引擎”,加快建设国际化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基地,着力打造国际国内研发机构、孵化机构、转化机构集聚之地,各类创新企业集聚之地,国际国内创新人才、管理人才和现代服务业人才集聚之地,力争通过3-5年努力,科教城除了10万名在校生外,还要努力集聚3万名优秀适用研发人才、200家研发孵化机构、1000家创新型企业。
——推动产业升级。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高新技术产业“515”计划,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高新技术重点产业,培育输变电设备、高分子材料、生物及化学创新药物等15个高新技术产品群,在产业导向、政策扶持、要素整合、有效投入等方面重点倾斜,做强企业,做优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新一轮倍增,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值达4200亿,占全部工业比重达45%以上,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达120亿,其中企业投入110亿以上;五大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000亿,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5%,其中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环保3个产业超千亿;高新技术产品群实现重点突破,形成新能源、输变电设备、功能高分子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4个超500亿的高新技术产品群,形成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行业成套设备及部件、数字视听及网络设备、新型电子元器件5个超200亿的高新技术产品群。推动现代服务业扩张规模,提升质态,重点发展服务外包、市场物流、金融服务等,围绕软件园、动画产业基地、创意产业园等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集聚创新人才。不断营造和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和落实人才引进、使用和创新创业政策措施,实现我市人才总量和结构根本性飞跃,构筑人才高地。实施千名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引进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和团队,到2010年,全市引进1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金凤凰人才引进计划”,加快引进科教城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以项目为载体,3年重点扶持200名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科技人员。鼓励企业通过产学研联合和国际科技合作,引进科技成果、项目和人才。促进各类人才向企业流动、向产业集聚,形成“企业集聚人才,人才发展产业”的良好态势。无论海内外、市内外,只要是优秀适用人才,都要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让他们有舞台、有前途、有利益。大胆采用产权激励机制,健全期权、股权激励制度,建立人才与资本结合、技术与贡献结合的分配导向,让一流人才获得一流回报。
——保障创新权益。所有涉及创新的文化、机制、环境、政策,都围绕一个中心,就是创新权益的保障、创新利益的保护、创新风险的分散、创新服务的到位。企业有需求、成果能转化、校所企都有效益,是检验产学研结合是否成熟的唯一标准。因此,强化创新权益保障,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基础、资本为纽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权责利关系明晰的动力耦合机制;按要素分配,让人才获得知本报酬,让成果体现市场价值,让企业和科研院所拥有投资回报、经济效益;真正做到既尊重企业、尊重投资人权益,又尊重创造、尊重知本持有者权益。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创新行为和投入的主体,要进一步促进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创新成果向企业集中,创新人才向企业积淀,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企业不仅要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还要不同程度地成为创投风投的主体、资本运作的主体、资源整合的主体和人才集聚的主体。一要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要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国际国内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上的投入。有条件的企业,都要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今年企业在技术开发的投入要达到75亿元,以后还要大幅度增加。二要成为创投风投的主体。利用常州民营企业资本实力雄厚的优势,力争到2010年,以企业为主体成立50家资金实力、投资能力、市场化运作能力强大的创投风投公司,通过政府科学引导,让利益之油浇上天才之火,加速高新技术企业裂变发展。三要成为资本运作的主体。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资产重组、市场并购、上市融资,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思路,排出100家左右企业滚动服务,分类指导,每年力争8-10家企业上市。四要成为资源整合的主体。坚持开放配置,广泛吸纳集聚政府资源、政策资源、市场资源、国家资源,更加能动地瞄准国家科技政策、产业政策、财税金融政策,选准项目、选准人才、选准合作对象,整合更多创新资源为常州所用、为企业所用。五要成为人才集聚的主体。引导企业更加关注提升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关注技术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依托高层次人才洽谈会、海外招聘会,借助政府招商引资平台,以长远眼光、合作共赢理念,大力引进智力资源;注重培育创新文化和团队精神,在竞争中选拔人才、实践中培养人才、事业中凝聚人才、生活中关心人才,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打造创新型政府。虽然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由于文化和体制的原因,我国各个领域的改革发展都曾得益于政府的推动、引导和服务。科技创新也不例外。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都要以实际举措,深入理解科技创新、支持科技创新、善于科技创新。要破除各种不利于创新创业的陈规陋习和狭隘的利益观。要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花大力气抓项目,引人才,建平台,优环境。要在科技创新中积极践行“支持企业天经地义、服务企业关爱有加”的理念,用国际化的规则、市场化的手段、人性化的服务,全方位提升创新服务水平,更加开创性地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园区开发和科技研发,努力使常州成为商务成本最低、各类服务最佳的地区。
“装备大本营”
常州是长三角有竞争实力的制造业城市和工业中心城市,是中国电力装备行业的“领军人物”,“中国电力装备之都”渐成常州的一大产业品牌。
输变电产业雄居全国第一。常州是全国超大型变压器、特种电缆等特色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我国最大容量的特大型电力变压器就产于此,根据“2008北京奥运行动规划”,常州成功开发出110KV级气体绝缘变压器,共计9台全部交付奥运工程建设,填补了国内空白。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常州输变电产业雄居全国第一,轨道交通、工程机械与车辆等产业全国领先,三峡电站、青藏铁路、“神六”“神七”、奥运鸟巢等国家重大项目,都有“常州制造”的身影。
新能源装备的制造大本营。常州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常州建设发展新能源产业快步捷进,成为中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装备的“制造大本营”。天合光能一举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年销售将达60亿元,公司力争在五年内进入世界500强;亿晶光电,全国光电行业排头兵,被命名为“国家博士后工作站”和由科技部授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并取得进军国际光能市场通行“绿卡”;风能发电装备异军突起,一大批企业已引起国内外关注……“电力装备 中国常州”逐渐成为一个亮丽的城市产业品牌。
以打造“中国电力装备之都”为契机,常州站在更高起点上,努力破解经济规模扩大和要素供给趋紧的尖锐矛盾,以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五大产业为突破口,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扩大新兴产业规模,向现代先进制造业基地疾步迈进。
打造五大产业,提升制造业水平。围绕五大产业的100项重大项目、50项提升改造重点项目,常州全力做好推进服务工作,努力实现今年超10亿元企业达70家。到2010年,冲刺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环保等6个规模超千亿元的产业群,力争五大产业实现产值占全市的90%以上。
推进科技创新,营造竞争新优势。我市近年来积极实施千名海归创业人才集聚工程,依托常州科教城与中科院等共建先进装备制造技术转化中心,深入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及新一轮民营经济三年跃升计划,拓宽了创新创业的平台,开阔了企业家们的视野,更涌现出了一大批代表未来竞争力的常州“智”造。
经济全方位突破,“既长骨头又长肉”。近年来,常州通过加大有效投入带动结构调整,推进节能降耗和化工整治,促进淘汰落后企业,主动承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产业转移,国企、外企和民企三头并进,取得了量质并举的好成绩,去年全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
目前,常州正在集中政策资源加大支持力度,梳理归并现有产业扶持政策,变部门分散管理为全市统筹管理,变面上扶持为重点扶持,集中投向五大产业的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
1、实施“龙腾计划”,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把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作为振兴五大产业的重中之重。集聚优质资源,重点支持100家优质企业,壮大形成一批龙头企业。鼓励、引导、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资源整合、资本运作、资产重组,形成产业联盟,拉长产业链,做大产业规模,促进五大产业爆发式增长。
2、实施“瞪羚计划”,加快培育新兴企业。积极培育一批快速成长的高科技“瞪羚企业”,对年销售收入、利税达到一定规模和增长速度的高科技企业,给予重点扶持,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优化五大产业质态。
3、实施“梧桐树计划”,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加快五大产业创新创业平台建设。(1)依托科教城及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建设公共技术平台,推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2)支持五大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建立重大研发机构;(3)加快创业平台建设,到2011年,省级以上孵化器增加到20家,孵化器面积突破300万平方米,在孵科技企业超过4000家。
4、实施“金凤凰计划”,加快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大力实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着力吸引更多高层次海归创新创业人才落户常州。加大各级财政对引进高端人才的支持力度,建立起企业主导、政府资助的人才引进机制,鼓励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投资、创业与分配。力争来常创新创业的海归高层次人才2009年突破1000人,2011年突破2000人,三年内引进10万名各类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
5、实施“产业航母计划”,加快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建设。培育壮大输变电、轨道交通、光伏、风电、核电装备、新能源汽车、医药等产业集群,集聚整合各类资源,做强做大龙头企业。按照产业集聚的要求,加快产业链招商,建设一批空间集聚度高、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特色产业园区。依托输变电产业、大阳能、风电、核电等产业优势,策划培育“电力装备•中国常州”城市产业品牌,努力打造“电力装备之都”。
“只做一件事”
我们常州提出,要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环保至上的理念、诚信法制的理念、和谐发展的理念,举全市之力,埋头苦干,花最大的力气去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那就是营造一流的环境。
坚持合作共赢,营造开放包容的思想环境。我们在市民中倡导和形成了新时期的常州精神:“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在企业家群体中倡导和形成了“做强、做大、做优”的创新意识;在开发园区中倡导和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以更加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竞争,着力铸就常州人海纳百川、争创一流的“精、气、神”。
坚持服务企业,营造投资创业的发展环境。常州有5万多家民营企业,数千家外商投资企业。多年来,我们牢固确立“支持企业天经地义、服务企业关爱有加”的理念,对企业的创新愿望全力以赴予以支持,对企业遇到的困难全力以赴予以解决,对企业家的成长全力以赴予以关爱,通过灵活的政策、高效的服务,努力为企业家和投资者营造最适宜的生产环境、最宽松的发展环境、最及时的服务环境。
坚持环保优先,营造舒适宜居的生态环境。多年来,我们以创建国家生态市为目标,推进“清水工程”,致力让水更清;推进“净化工程”,致力让天更蓝;推进“宁静工程”,致力让城市更安静;推进“绿化工程”,“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资源环境永续利用。
坚持民生至上,营造和谐共进的社会环境。我们把民生作为第一根本,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扎实推进平安常州、法治常州建设,更好地促进人际关系宽容理解、社会环境稳定和谐,公众安全感和市民幸福指数逐年提高。社会各界和谐共生是企业健康发展最重要的环境。
坚持创新不懈,营造持续旺盛的动力环境。近年来,我们依托常州科教城,着力推进与境内外大学、大院、大所开展产学研联合。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实施“千名海归人才集聚工程”;发挥高职园区优势,确保每年向企业和社会输送2万名高技能实用人才;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让更多的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投风投的主体、资本运作的主体、资源整合的主体和人才集聚的主体;致力构建具有常州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力争早日建成创新型城市。
越来越好的创业和投资环境,使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朋友关注常州、投资常州、创业常州。到目前为止,已有98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家外商企业在常州投资发展,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3.4亿美元,有4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了69个项目。常州是中国城市综合实力20强,福布斯中国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9位,“全国城市创新环境”评价第7位。常州正在成为中国同类城市投资发展最放心可靠、最有潜力的佼佼者。
人文历史悠久
常州,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之誉。经济传统悠远绵长,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 之称,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
交通区位优越
常州,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已经形成了立体式、全方位的交通网络。京沪高速公路等6条高速公路和京沪铁路等4条铁路线通过常州。长江常州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拥有万吨级码头6个,可直接停靠外轮;常州机场是上海和南京之间的第三大机场,目前已经开通了20多条国内航线。
产业基础雄厚
常州,以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完善的生产配套能力,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近年来,常州市启动了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和环保节能、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及制药等五大产业的行动计划,即 “龙腾计划”。 同时,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也加快了产品升级换代步伐,获得了很大发展。
常州是中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之一,在2008年《Forbes》“200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中排名第九,其中经营成本指数在前十强城市一直高举首位。5500多家外资公司在常落户,其中包括GE、Texas Instruments、Goodyear等4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常外商投资额,有超过30%来自于香港地区。
科教体系健全
常州,基础教育水平全国领先,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明显,社会教育普及有效。常州科教城更是公认的“教育之城、科技之城、人才之城”,拥有在校学生8万人,国内外科研机构 50 多家,高级职称的人才达到1055人,博士186人,硕士1000多人。每年有2万名毕业生为长三角的外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
人居环境优良
常州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常州拥有优美的城市生态环境,全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35平方米。常州拥有一流的生活服务设施,教育体系优质健全,公共交通快速便捷,医疗保健网络完善,商业娱乐繁荣丰富。
千载读书地
“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龙城常州,历来是文化名城,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自隋唐代开科取士以来,常州出过1546名进士。据人才学者缪进鸿对先秦以来全国400多座城市的杰出专家、学者的出生地域分布统计分析,常州所出的杰出人才数,位居全国第四位。
“舟车会百越,襟带控三吴”。常州又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经济较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和旅游城市。常州处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了苏—锡—常都市圈。常州有着十分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水陆空交通条件,北临长江,南濒太湖,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常州港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年货物吞吐量超过百万吨。民航常州港有通达北京、广州、大连、厦门、深圳、海口、西安等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的航线。常州是“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中国城市投资环境40优”城市之一,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是“中国创新环境十强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常州有“东方侏罗纪”美誉的国家4A级景点中华恐龙园、首批国家4A级景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全国重点寺院、国家4A级景点、“东南第一丛林”天宁禅寺和有“中国第一佛塔”之称的天宁宝塔等。常州土方特产主要有宫廷梳篦、罗卜干、大麻糕、芝麻糖等,其中“削竹成篦,朝京门内比户皆为”的常州梳篦,这个具有1500年的历史的“老古董”,竟成为上海申办世博会时的馈赠佳品,受到贵宾的高度赞赏。我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有:金坛董永传说、金坛刻纸、常州留青竹刻、常州吟诵、常州天宁寺梵呗唱诵、锡剧、常州梳篦、金坛封缸酒酿造技艺、金坛抬阁等。
现代创新城
顺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滚滚洪流,常州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构想,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并获得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政府创新能力全国第一。常州推进科技创新的独特路径是:
突出企业主体,做强做优“主力军团”。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研发投入的主体,是直接受益的主体。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出台了支持企业科技创新“40条”,在全省率先建立政策协调联席会议制度,真正把每一项扶持政策兑现到位。2007年全市技术开发费加计抵扣应纳税所得额2.5亿元,同时对有突出贡献的创新企业、科技人才、企业“一站两中心”等奖励7000多万元。二是培育创新企业。在全市优选50家创新试点企业,整合资源,重点扶持,放大引领示范效应。50家企业去年研发投入达23.9亿元,占销售收入5.1%,占全市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42.6%,累计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561项。去年又新认定创新试点企业32家,其中兴荣高科被认定为国家创新试点企业,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创新试点企业。三是加大创新投入。发挥财政投入“四两拨千斤”作用,市级“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在2003年基础上连续三年翻番,强力带动企业投入,2007年全市企业研发投入突破50亿元。四是鼓励自主研发。加快企业“一站两中心”建设,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个,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个,企业技术中心116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38个,集聚研发人才2000余名。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目前全市96%的研发机构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在企业、75%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企业。
推进产学研合作,率先开启“科技长征”。常州5万家民营企业在新一轮创业中,渴望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自身的“脱胎换骨”,但面临高校、人才、科技资源紧缺的制约。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组织大规模的企业家代表团“南征北战”,走进50多家大院大所大学,开展100多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对接活动,足迹遍布北京、大连、西安、哈尔滨等20多个大中城市,引进科技成果超过3000项,一大批科研“种子”在我市企业生根开花。通过行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初步形成了“三种机制”:一是政府及部门与重点院校的战略合作机制。先后与北大、清华、东大等高校签订协议,共建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科技合作。二是企业与高校院所的长效合作机制。通过企业资本与科研成果的对接,加速产业化进程,实现校所企共赢,目前常州企业承担的省级以上科技项目,80%拥有产学研合作背景。三是常州与国外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机制。面向欧美、日韩、俄罗斯等国家拓展科技合作渠道,建成中俄科技合作创业园、博恩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一批基地和机构,外商在常设立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6家,常州科教城、津通国际工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建设研发平台,打造创新“核心引擎”。按照“搭好平台、育好人才、选好项目、建好机制”的理念,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科教城建设。从“学”字入手,建设一流高职教育基地,每年输送2万名应用型人才;从“研”字突破,联合大院大所大学共建研发机构,成为研发成果汇聚的“精品店”、转化的“大超市”、交易的“连锁店”;从“产”字聚变,加快建设孵化和产业化基地,实现创新与创业的水乳交融。我们八上中科院借智借力,自2006年11月中科院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在科教城成立以来,已先后建成11个分中心、4个研究院所、12个实验室、8个联合研发中心。依托“中心”的技术实力,建成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2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孵化出12个高科技公司。目前,中科院、清华、北大、南大、东大、哈工大等在科教城建立的研发机构、中试基地和高科技企业达92家。总投资50亿元的科教城三期——国际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基地暨江苏新西伯利亚高科技合作中心已启动建设,并列为省2008年重点项目。
借助这个平台,我市还与科技部、中科院、省政府联合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邀请国内外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与企业家“零距离”对接。去年“5•18洽谈会”共有800多名专家教授参加,展出各类科技成果2573项,现场签约项目300多个。通过3-5年的努力,科教城将实现“3211”的目标,即集聚3万名科技人才,引进200个研发机构,孵化1000家高科技企业,在读大学生10万名。
集聚四海精英,抢占创新“人才高地”。按照“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有舞台、有前途、有利益”的理念,大力实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和“金凤凰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连续三年举办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招聘活动,共有82个项目签约落地,去年10月又有147个海归博士携185个项目来常洽谈合作。赵善麒、黄学英等12人被确定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资助对象。其中,赵善麒创办的江苏宏微科技,当年成功开发新品10多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国家科技经费资助1720万元。
创新没有休止符。肩负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任,常州将不断强化“GDP重要、创新更重要”的理念共识,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坚持开放与创新并举,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科技创新、有效投入一起抓,促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农业快速协调发展;坚持着眼未来、务求实效的方针,推进科技创新五大工程,在提前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三倍增”目标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新一轮三年倍增计划和创新创业三级平台建设计划;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全社会创新,着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深化产学研结合。抓住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历史契机,走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以市场化、产业化为目标的科技创新之路,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常州模式”。举办好每年一度的“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展示洽谈会”,使之成为一个越来越有特色、越来越有影响、越来越有成效的“先进制造技术的盛会”。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三年计划,到2010年,市级以上“一站两中心”达270家,孵化面积累计达3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3500家。突出抓好科教城这一综合性、全局性的平台建设。作为我市创新的“重要引擎”,加快建设国际化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基地,着力打造国际国内研发机构、孵化机构、转化机构集聚之地,各类创新企业集聚之地,国际国内创新人才、管理人才和现代服务业人才集聚之地,力争通过3-5年努力,科教城除了10万名在校生外,还要努力集聚3万名优秀适用研发人才、200家研发孵化机构、1000家创新型企业。
——推动产业升级。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高新技术产业“515”计划,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高新技术重点产业,培育输变电设备、高分子材料、生物及化学创新药物等15个高新技术产品群,在产业导向、政策扶持、要素整合、有效投入等方面重点倾斜,做强企业,做优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新一轮倍增,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值达4200亿,占全部工业比重达45%以上,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达120亿,其中企业投入110亿以上;五大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000亿,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5%,其中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环保3个产业超千亿;高新技术产品群实现重点突破,形成新能源、输变电设备、功能高分子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4个超500亿的高新技术产品群,形成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行业成套设备及部件、数字视听及网络设备、新型电子元器件5个超200亿的高新技术产品群。推动现代服务业扩张规模,提升质态,重点发展服务外包、市场物流、金融服务等,围绕软件园、动画产业基地、创意产业园等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集聚创新人才。不断营造和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和落实人才引进、使用和创新创业政策措施,实现我市人才总量和结构根本性飞跃,构筑人才高地。实施千名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引进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和团队,到2010年,全市引进1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金凤凰人才引进计划”,加快引进科教城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以项目为载体,3年重点扶持200名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科技人员。鼓励企业通过产学研联合和国际科技合作,引进科技成果、项目和人才。促进各类人才向企业流动、向产业集聚,形成“企业集聚人才,人才发展产业”的良好态势。无论海内外、市内外,只要是优秀适用人才,都要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让他们有舞台、有前途、有利益。大胆采用产权激励机制,健全期权、股权激励制度,建立人才与资本结合、技术与贡献结合的分配导向,让一流人才获得一流回报。
——保障创新权益。所有涉及创新的文化、机制、环境、政策,都围绕一个中心,就是创新权益的保障、创新利益的保护、创新风险的分散、创新服务的到位。企业有需求、成果能转化、校所企都有效益,是检验产学研结合是否成熟的唯一标准。因此,强化创新权益保障,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基础、资本为纽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权责利关系明晰的动力耦合机制;按要素分配,让人才获得知本报酬,让成果体现市场价值,让企业和科研院所拥有投资回报、经济效益;真正做到既尊重企业、尊重投资人权益,又尊重创造、尊重知本持有者权益。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创新行为和投入的主体,要进一步促进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创新成果向企业集中,创新人才向企业积淀,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企业不仅要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还要不同程度地成为创投风投的主体、资本运作的主体、资源整合的主体和人才集聚的主体。一要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要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国际国内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上的投入。有条件的企业,都要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今年企业在技术开发的投入要达到75亿元,以后还要大幅度增加。二要成为创投风投的主体。利用常州民营企业资本实力雄厚的优势,力争到2010年,以企业为主体成立50家资金实力、投资能力、市场化运作能力强大的创投风投公司,通过政府科学引导,让利益之油浇上天才之火,加速高新技术企业裂变发展。三要成为资本运作的主体。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资产重组、市场并购、上市融资,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思路,排出100家左右企业滚动服务,分类指导,每年力争8-10家企业上市。四要成为资源整合的主体。坚持开放配置,广泛吸纳集聚政府资源、政策资源、市场资源、国家资源,更加能动地瞄准国家科技政策、产业政策、财税金融政策,选准项目、选准人才、选准合作对象,整合更多创新资源为常州所用、为企业所用。五要成为人才集聚的主体。引导企业更加关注提升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关注技术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依托高层次人才洽谈会、海外招聘会,借助政府招商引资平台,以长远眼光、合作共赢理念,大力引进智力资源;注重培育创新文化和团队精神,在竞争中选拔人才、实践中培养人才、事业中凝聚人才、生活中关心人才,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打造创新型政府。虽然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由于文化和体制的原因,我国各个领域的改革发展都曾得益于政府的推动、引导和服务。科技创新也不例外。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都要以实际举措,深入理解科技创新、支持科技创新、善于科技创新。要破除各种不利于创新创业的陈规陋习和狭隘的利益观。要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花大力气抓项目,引人才,建平台,优环境。要在科技创新中积极践行“支持企业天经地义、服务企业关爱有加”的理念,用国际化的规则、市场化的手段、人性化的服务,全方位提升创新服务水平,更加开创性地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园区开发和科技研发,努力使常州成为商务成本最低、各类服务最佳的地区。
“装备大本营”
常州是长三角有竞争实力的制造业城市和工业中心城市,是中国电力装备行业的“领军人物”,“中国电力装备之都”渐成常州的一大产业品牌。
输变电产业雄居全国第一。常州是全国超大型变压器、特种电缆等特色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我国最大容量的特大型电力变压器就产于此,根据“2008北京奥运行动规划”,常州成功开发出110KV级气体绝缘变压器,共计9台全部交付奥运工程建设,填补了国内空白。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常州输变电产业雄居全国第一,轨道交通、工程机械与车辆等产业全国领先,三峡电站、青藏铁路、“神六”“神七”、奥运鸟巢等国家重大项目,都有“常州制造”的身影。
新能源装备的制造大本营。常州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常州建设发展新能源产业快步捷进,成为中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装备的“制造大本营”。天合光能一举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年销售将达60亿元,公司力争在五年内进入世界500强;亿晶光电,全国光电行业排头兵,被命名为“国家博士后工作站”和由科技部授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并取得进军国际光能市场通行“绿卡”;风能发电装备异军突起,一大批企业已引起国内外关注……“电力装备 中国常州”逐渐成为一个亮丽的城市产业品牌。
以打造“中国电力装备之都”为契机,常州站在更高起点上,努力破解经济规模扩大和要素供给趋紧的尖锐矛盾,以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五大产业为突破口,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扩大新兴产业规模,向现代先进制造业基地疾步迈进。
打造五大产业,提升制造业水平。围绕五大产业的100项重大项目、50项提升改造重点项目,常州全力做好推进服务工作,努力实现今年超10亿元企业达70家。到2010年,冲刺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环保等6个规模超千亿元的产业群,力争五大产业实现产值占全市的90%以上。
推进科技创新,营造竞争新优势。我市近年来积极实施千名海归创业人才集聚工程,依托常州科教城与中科院等共建先进装备制造技术转化中心,深入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及新一轮民营经济三年跃升计划,拓宽了创新创业的平台,开阔了企业家们的视野,更涌现出了一大批代表未来竞争力的常州“智”造。
经济全方位突破,“既长骨头又长肉”。近年来,常州通过加大有效投入带动结构调整,推进节能降耗和化工整治,促进淘汰落后企业,主动承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产业转移,国企、外企和民企三头并进,取得了量质并举的好成绩,去年全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
目前,常州正在集中政策资源加大支持力度,梳理归并现有产业扶持政策,变部门分散管理为全市统筹管理,变面上扶持为重点扶持,集中投向五大产业的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
1、实施“龙腾计划”,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把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作为振兴五大产业的重中之重。集聚优质资源,重点支持100家优质企业,壮大形成一批龙头企业。鼓励、引导、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资源整合、资本运作、资产重组,形成产业联盟,拉长产业链,做大产业规模,促进五大产业爆发式增长。
2、实施“瞪羚计划”,加快培育新兴企业。积极培育一批快速成长的高科技“瞪羚企业”,对年销售收入、利税达到一定规模和增长速度的高科技企业,给予重点扶持,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优化五大产业质态。
3、实施“梧桐树计划”,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加快五大产业创新创业平台建设。(1)依托科教城及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建设公共技术平台,推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2)支持五大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建立重大研发机构;(3)加快创业平台建设,到2011年,省级以上孵化器增加到20家,孵化器面积突破300万平方米,在孵科技企业超过4000家。
4、实施“金凤凰计划”,加快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大力实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着力吸引更多高层次海归创新创业人才落户常州。加大各级财政对引进高端人才的支持力度,建立起企业主导、政府资助的人才引进机制,鼓励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投资、创业与分配。力争来常创新创业的海归高层次人才2009年突破1000人,2011年突破2000人,三年内引进10万名各类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
5、实施“产业航母计划”,加快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建设。培育壮大输变电、轨道交通、光伏、风电、核电装备、新能源汽车、医药等产业集群,集聚整合各类资源,做强做大龙头企业。按照产业集聚的要求,加快产业链招商,建设一批空间集聚度高、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特色产业园区。依托输变电产业、大阳能、风电、核电等产业优势,策划培育“电力装备•中国常州”城市产业品牌,努力打造“电力装备之都”。
“只做一件事”
我们常州提出,要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环保至上的理念、诚信法制的理念、和谐发展的理念,举全市之力,埋头苦干,花最大的力气去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那就是营造一流的环境。
坚持合作共赢,营造开放包容的思想环境。我们在市民中倡导和形成了新时期的常州精神:“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在企业家群体中倡导和形成了“做强、做大、做优”的创新意识;在开发园区中倡导和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以更加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竞争,着力铸就常州人海纳百川、争创一流的“精、气、神”。
坚持服务企业,营造投资创业的发展环境。常州有5万多家民营企业,数千家外商投资企业。多年来,我们牢固确立“支持企业天经地义、服务企业关爱有加”的理念,对企业的创新愿望全力以赴予以支持,对企业遇到的困难全力以赴予以解决,对企业家的成长全力以赴予以关爱,通过灵活的政策、高效的服务,努力为企业家和投资者营造最适宜的生产环境、最宽松的发展环境、最及时的服务环境。
坚持环保优先,营造舒适宜居的生态环境。多年来,我们以创建国家生态市为目标,推进“清水工程”,致力让水更清;推进“净化工程”,致力让天更蓝;推进“宁静工程”,致力让城市更安静;推进“绿化工程”,“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资源环境永续利用。
坚持民生至上,营造和谐共进的社会环境。我们把民生作为第一根本,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扎实推进平安常州、法治常州建设,更好地促进人际关系宽容理解、社会环境稳定和谐,公众安全感和市民幸福指数逐年提高。社会各界和谐共生是企业健康发展最重要的环境。
坚持创新不懈,营造持续旺盛的动力环境。近年来,我们依托常州科教城,着力推进与境内外大学、大院、大所开展产学研联合。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实施“千名海归人才集聚工程”;发挥高职园区优势,确保每年向企业和社会输送2万名高技能实用人才;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让更多的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投风投的主体、资本运作的主体、资源整合的主体和人才集聚的主体;致力构建具有常州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力争早日建成创新型城市。
越来越好的创业和投资环境,使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朋友关注常州、投资常州、创业常州。到目前为止,已有98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家外商企业在常州投资发展,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3.4亿美元,有4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了69个项目。常州是中国城市综合实力20强,福布斯中国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9位,“全国城市创新环境”评价第7位。常州正在成为中国同类城市投资发展最放心可靠、最有潜力的佼佼者。
主办单位:常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网站访问量: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8层
电话:0519-85680751 传真:0519-85680752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8层
电话:0519-85680751 传真:0519-85680752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