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十一五”收官之际:产业结构大调整
5年来,我市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结构升级为重点,积极构建具有常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了双轮驱动的良性运行格局。与“十五”期末相比,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了一番,增加了近1200家,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48%;现代服务业比重从不足35%提高到40%。得益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全市财政收入、工业利税等主要指标,都保持20%以上的年增速。
扭住龙头,五大产业大步快走
制造业是常州的支柱产业,基础扎实但产业层次偏低,传统产业比重过大,最迫切需要提升。“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明确提出“调结构比保增长更重要”,将创新之力集中释放于产业,着力从根本上做强“常州制造”。
我市大力加快振兴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和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将五大产业作为常州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全市制订出台了13个扶持政策和操作办法,3年内安排总额18亿元的专项资金,并梳理归并现有产业政策,集中投向五大产业的重点企业和项目。
加速资源集聚、加快联合重组、加大政策扶持,五大产业呈现出增速快、效益优、质量高的发展格局。2009年,五大产业经济总量和效益水平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62%和70%,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产销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左右,五大产业投入608.6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到62.7%。
近年来,我市抢占新科技革命和产学研合作的制高点,集聚国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所资源。大力度推出了“龙腾计划”,重点支持100家优质企业,促进五大产业爆发式增长;“瞪羚计划”,培育一批快速成长的高科技企业,优化五大产业质态;“梧桐树计划”,加快五大产业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金凤凰计划”,加快引进创新创业人才;“产业航母计划”,加快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建设。
“调结构”成效正在显现。预计今年全市五大产业产值,将在2008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5%。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已有规模以上企业1600多家,总量占整个工业比重近三分之一,其中输变电设备产业居全国第一位、工程机械产业居全国第三,农机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国1/10……
抓住关键,服务业加速跃升
作为传统制造业城市,服务业是常州发展的关键,也是最具潜力的增长点。“十一五”期间,我市紧紧围绕为制造业发展服务、现代城市功能的完善,以全新的理念、空前的投入,全力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依托制造业兴起的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越来越高。“十一五”期间,我市加快建设了一批在全省、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大市场,广泛运用了公共信息、网络营销、电子结算等信息化平台,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态势越发明显。同时全市安排专项引导资金,鼓励企业开展非核心业务分离,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亚邦、中天、今创等企业,目前已基本把物流从主业中分离出去,第三方物流得到了迅速发展。
创意产业从无到有、串珠成线。5年前,全国第一个以动漫为主题的艺术周在常州举办,经过逐步完善,加入了动漫、主题乐园等元素,让我市的会展经济进入了全球大采购,赚创意、版权交易、资本和衍生产品的钱。今年我市举办的动漫产品产权交易会上,来自ARR亚洲动漫联盟、中央电视台等200多家境内外生产制作单位、购片商、主流播出媒体、出版发行商、投融资机构共签订47个项目,金额达16亿元。中华恐龙园已组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专司动漫连续剧的投拍和衍生品牌经营。动漫、会展、旅游这三个产业,因此实现了捆绑式的快速发展。
“十一五”以来,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和投资额,年均增长率分别达22%和24%,约为全市贡献了35%的税收和就业。尤其是批发零售、交通运输和仓储、房地产等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更关键的是,通过服务业的发展,为城市繁荣注入了活力,引导着经济向绿色、高效攀升。
合力转型,实现更高水平增长
产业转型升级是个综合命题。正是在“十一五”期间,我市把这个命题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此为主线贯穿始终,最大限度地集聚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实现了理念、机制、举措和业态的脱胎换骨。
如果说,国际金融危机和节能减排压力,是倒逼着常州产业转型;那么,追求更高水平的增长,从而为今后五年、十年可持续发展打基础,则是全市上下自我加压的共识。“产业升级一定要抢。”武进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苏江华告诉记者,新兴产业成长和成熟的周期快,一个团队开发一个产品、带动一个产业的机会只有短短几年,如果不能迅速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抢占制高点,就很可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淘汰出局。因此,从2008年到现在,园区的工作重点,就是全力以赴加快发展LED新光源、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产业。
以资源集聚集约和重点项目支撑,提升产业集中度,凸显主导产业特色。“十一五”期间,我市在努力优化完善投资结构的同时,全力探索产学研结合、招商引资、招财引智新机制。如在金融扶持上,我市从体制内的担保、融资,到体制外的产业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创业投资,都加强引导、集中投向,有力促进了一批科技型、成长型企业的扩张。
升级,再升级,正成为常州广大企业的自觉行为。目前90%的研发投入、96%的研发机构、61%的发明专利出自企业,老板们谈论最多的就是新技术、新项目。市经信委一项调查显示,曾占我市制造业40%左右贴牌企业,通过五年的努力,半数已有了自己的技术、产品或品牌。
扭住龙头,五大产业大步快走
制造业是常州的支柱产业,基础扎实但产业层次偏低,传统产业比重过大,最迫切需要提升。“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明确提出“调结构比保增长更重要”,将创新之力集中释放于产业,着力从根本上做强“常州制造”。
我市大力加快振兴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和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将五大产业作为常州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全市制订出台了13个扶持政策和操作办法,3年内安排总额18亿元的专项资金,并梳理归并现有产业政策,集中投向五大产业的重点企业和项目。
加速资源集聚、加快联合重组、加大政策扶持,五大产业呈现出增速快、效益优、质量高的发展格局。2009年,五大产业经济总量和效益水平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62%和70%,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产销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左右,五大产业投入608.6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到62.7%。
近年来,我市抢占新科技革命和产学研合作的制高点,集聚国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所资源。大力度推出了“龙腾计划”,重点支持100家优质企业,促进五大产业爆发式增长;“瞪羚计划”,培育一批快速成长的高科技企业,优化五大产业质态;“梧桐树计划”,加快五大产业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金凤凰计划”,加快引进创新创业人才;“产业航母计划”,加快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建设。
“调结构”成效正在显现。预计今年全市五大产业产值,将在2008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5%。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已有规模以上企业1600多家,总量占整个工业比重近三分之一,其中输变电设备产业居全国第一位、工程机械产业居全国第三,农机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国1/10……
抓住关键,服务业加速跃升
作为传统制造业城市,服务业是常州发展的关键,也是最具潜力的增长点。“十一五”期间,我市紧紧围绕为制造业发展服务、现代城市功能的完善,以全新的理念、空前的投入,全力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依托制造业兴起的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越来越高。“十一五”期间,我市加快建设了一批在全省、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大市场,广泛运用了公共信息、网络营销、电子结算等信息化平台,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态势越发明显。同时全市安排专项引导资金,鼓励企业开展非核心业务分离,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亚邦、中天、今创等企业,目前已基本把物流从主业中分离出去,第三方物流得到了迅速发展。
创意产业从无到有、串珠成线。5年前,全国第一个以动漫为主题的艺术周在常州举办,经过逐步完善,加入了动漫、主题乐园等元素,让我市的会展经济进入了全球大采购,赚创意、版权交易、资本和衍生产品的钱。今年我市举办的动漫产品产权交易会上,来自ARR亚洲动漫联盟、中央电视台等200多家境内外生产制作单位、购片商、主流播出媒体、出版发行商、投融资机构共签订47个项目,金额达16亿元。中华恐龙园已组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专司动漫连续剧的投拍和衍生品牌经营。动漫、会展、旅游这三个产业,因此实现了捆绑式的快速发展。
“十一五”以来,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和投资额,年均增长率分别达22%和24%,约为全市贡献了35%的税收和就业。尤其是批发零售、交通运输和仓储、房地产等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更关键的是,通过服务业的发展,为城市繁荣注入了活力,引导着经济向绿色、高效攀升。
合力转型,实现更高水平增长
产业转型升级是个综合命题。正是在“十一五”期间,我市把这个命题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此为主线贯穿始终,最大限度地集聚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实现了理念、机制、举措和业态的脱胎换骨。
如果说,国际金融危机和节能减排压力,是倒逼着常州产业转型;那么,追求更高水平的增长,从而为今后五年、十年可持续发展打基础,则是全市上下自我加压的共识。“产业升级一定要抢。”武进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苏江华告诉记者,新兴产业成长和成熟的周期快,一个团队开发一个产品、带动一个产业的机会只有短短几年,如果不能迅速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抢占制高点,就很可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淘汰出局。因此,从2008年到现在,园区的工作重点,就是全力以赴加快发展LED新光源、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产业。
以资源集聚集约和重点项目支撑,提升产业集中度,凸显主导产业特色。“十一五”期间,我市在努力优化完善投资结构的同时,全力探索产学研结合、招商引资、招财引智新机制。如在金融扶持上,我市从体制内的担保、融资,到体制外的产业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创业投资,都加强引导、集中投向,有力促进了一批科技型、成长型企业的扩张。
升级,再升级,正成为常州广大企业的自觉行为。目前90%的研发投入、96%的研发机构、61%的发明专利出自企业,老板们谈论最多的就是新技术、新项目。市经信委一项调查显示,曾占我市制造业40%左右贴牌企业,通过五年的努力,半数已有了自己的技术、产品或品牌。
主办单位:常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网站访问量: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8层
电话:0519-85680751 传真:0519-85680752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8层
电话:0519-85680751 传真:0519-85680752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