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常州段遗产保护规划正式出炉
记者昨天获悉,由市政府和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的《大运河(常州段)遗产保护规划》,经各有关部门细致研究和编制单位最终修改完善,由市政府批准公布实施。
大运河常州段及相关河道总长度约108.6公里,相关保护工作有五大部分:大运河水利工程遗产35个;包括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文物保护控制单位等在内的大运河其他物质文化遗产点110个;包括青果巷、前后北岸等历史文化街区在内的大运河聚落遗产8个;大运河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10个;大运河生态与景观环境。
近期、远期规划
根据《规划》,我市将对大运河(常州段)遗产实施长效保护。
针对水利工程遗产、其他物质文化遗产、聚落遗产,优先保护和整治被列入世界遗产地候选的遗产点,同时对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各自的保护规划实施相应的保护和整治工程。
近几年,共组织完成了前北岸明代楠木厅、管干贞故居、道台府(将军楼)、材罩屋旧址、晋陵白氏宗祠遗址、吕宫府、临清会馆、恒源畅厂办公楼、老厂房(民国建筑)、大成一厂老厂房和刘国钧办公楼、大成二厂竞园等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整治工程。目前,我市正在组织实施大成一厂求实园、清凉寺修缮与环境整治、太平兴国石经幢防护等沿线文化遗产保护整治工程。
针对郊野生态,将对运河沿线生态高敏感的环境区段进行保护,同时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区段进行用地功能的优化调整及环境整治。
针对城镇景观,重点对运河沿线的景观视线、天际线及高度形态作出控制,并将结合运河沿线城市发展建设,启动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大运河景观整治工程。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先抢救濒临灭失的项目。在维持原真性、延续性、完整性、协调性的基础上进行展示和利用,条件成熟的逐步对外开放展示。
在博物馆展示方面,还将筹建运河博物馆、名人纪念馆、会馆、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民俗风情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建设“江湖汇秀”石龙嘴展示区,毗陵驿、文亨桥、篦箕巷、明城墙和尚书码头展示区,古运河-青果巷展示区,舣舟亭-天宁寺-红梅阁,近现代工商业展示区等运河沿线重点展示区。
同时还将进行工商、民俗等历史主题、文化主题旅游线路的建构,重点打造游船线路,构筑完备的水上游览系统,展现常州水乡特色。打造自长江经老孟河至奔牛,经南运河到滆湖的以田园风光为主题的纵向游览线路;加强与镇江、无锡等周边城市运河旅游的联动发展,构筑跨区域大运河旅游体系。
我市还将完善各运河遗产的标识体系,对于现存的历史文化资源设立全面的指引和标识系统;对于无法恢复的古文化遗址、重要的建筑遗址、都城遗址等,用建遗址公园和立标志物的方法加以展示;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重要历史人物活动场所、重要文化作品及相关民俗对应场所,除设立必要的标志外,通过雕塑等手法加以展现。
据悉,我市在完成《规划》后,还将组织完成大运河各重点遗产的保护规划,并对规划列入世界遗产地候选点名单的各运河遗产点根据各自的保护规划实施相应的文物保护工程。
分五大类保护
大运河常州段遗产现存丰富,涉及面广,共包含五大类:大运河水利工程遗产,大运河其他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聚落遗产,大运河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生态和景观环境,共计163个。
大运河水利工程遗产由河道和水利工程设施两部分组成,共35个。河道保护名录有12个遗产点,其中重点保护类包括老运河常州西段(通航段)、老运河常州西段(禁航段)、老运河常州东段(通航段)、老运河常州东段(禁航段)、老运河市区段(明运河)、南市河(古运河)、东市河(古运河);一般保护类包括关河、西市河、北市河、南运河和老孟河。水利工程设施保护名录有23个遗产点,包括6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锁桥、中新桥、新坊桥、彩虹桥、万缘桥、宝善桥,1个历史建筑——古纤道,以及其他码头、水闸等。诸多水利工程设施遗产代表了所在时期的杰出技术成就,充分见证了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历史。
大运河其他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万安桥、大明厂民国建筑群、戚机厂民国建筑群、唐荆川宅、前北岸明代楠木厅、天宁寺、太平兴国石经幢、赵元任故居、文笔塔、舣舟亭-东坡洗砚池等110个遗产点,其中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文物保护控制单位62个。
大运河聚落遗产包括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天宁寺-舣舟亭历史文化街区、魏村老街、孟河老街等8个遗产点。它们反映了大运河所影响的经济和社会特征,为大运河文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历史资料。
大运河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常州梳篦、孟河医派、芙蓉荡湖船、常州划龙舟、“上三”集市、运河相关诗词、横山桥庙会、德安桥上对山歌、乾隆在常州的传说、苏东坡在常州的传说10项,其中前4项已进入各级非遗名录。这些为研究大运河对流经区域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传播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大运河生态与景观环境主要包括郊野生态和城镇景观。其中郊野生态包括生态高敏感区、生态中敏感区、生态低敏感区和生态不敏感区;城镇景观包括沿河景观视线、沿河天际线和沿河高度形态。这些为研究大运河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为研究大运河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供了现实依据。
历史沿革
大运河常州段由西北向东南横穿整个市区,北枕长江,南滨太湖,西摄滆湖,中有漕河,蓄泄吐纳牵“三吴”之地,全长约45.8公里;在由相关河道组成的水系中,老孟河32.8公里,市河(东市河、南市河、西市河、北市河)6.6公里,关河6.1公里,南运河17.3公里,总长度约为108.6公里。
大运河常州段及相关河道最早可追溯至京杭大运河整体开掘串联之前。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出于西征北伐军运之需,主持开凿自苏州望亭经常州奔牛、由孟河出长江的江南运河。京杭大运河常州段最早从西水关入城,沿西下塘、东下塘(今南市河)穿城东行,出东水关,过太平桥,绕舣舟亭东流,后因河道淤塞,民宅迭筑,行舟不便,明万历九年(1581年)常州知府莫炜下令开凿新河,自大水关,经南门至舣舟亭会合,城河、关河水东注,形成今日格局。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并沿用至今的水利工程体系之一的大运河,不仅是江南运河补水、排水的重要河段,长期承载无可替代的航运交通功能,还反映了运河各个阶段的重要发展和动态变迁,为现已消逝的千载漕运文化提供了特殊见证,其沿线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也是民族文明的重要见证。
链接: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将京杭大运河(春秋至清)整体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国家文物局将大运河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1年4月,国家文物局公布首批《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常州城区运河故道被列入“立即列入项目”。
2008年3月起,我市开始组织编制《大运河常州段遗产保护规划》。2009年6月,《大运河(常州段)遗产保护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编制单位对《大运河(常州段)遗产保护规划》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2011年11月14日《大运河(常州段)遗产保护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同意公布实施。
运河常州段,串起163个遗产点
常州城因水而建,因水而兴。京杭大运河常州段至今保存着许多文物古迹。如宋代苏东坡系舟的舣舟亭,清代乾隆皇帝上岸的御码头,《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贾政离别的毗陵驿等。如今,这些散落在运河沿岸的163个珍贵遗产点,被《大运河(常州段)遗产保护规划》串联起来,并对如何保护及开发作出了详细规划。
35个水利工程遗产,优先保护整治新坊桥等世界遗产地候选点
大运河水利工程遗产由河道和水利工程设施两部分组成,共有35个遗产点。重点保护河道包括老运河常州西段(通航段)、老运河常州西段(禁航段)、老运河常州东段(通航段)、老运河常州东段(禁航段)、老运河市区段(明运河)、南市河(古运河)、东市河(古运河)。水利工程设施保护名录包括23个遗产点,其中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个、历史建筑1个。重点保护类包括中新桥、新坊桥、万缘桥、彩虹桥、古纤道等。
近期将基本完成各类水利工程遗产的保护规划,实施相应的文物保护工程。其中优先保护和整治被列入世界遗产地候选点名单及目前遭到严重威胁和破坏的各水利工程遗产。常州人最熟悉的新坊桥、青果巷码头群等,都在世界遗产地候选点名单之中。
抢救和修复文化遗产,计划筹建开放各类博物馆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万安桥、大明厂民国建筑群、阳湖县城隍庙戏楼、瞿秋白故居——天香楼等110个遗产点,其中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文物保护控制单位等62个。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常州梳篦、孟河医派、芙蓉荡湖船、常州划龙舟、“上三”集市、运河相关诗词、横山桥庙会、德安桥上对山歌、乾隆在常州的传说、苏东坡在常州的传说等。根据规划,濒临灭失的非遗项目将优先抢救,条件成熟的逐步对外开放展示。还将筹建运河博物馆、名人纪念馆、会馆、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民俗风情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沿线将建石龙嘴等展示区,打造多个主题旅游线路
8个聚落遗产中,包括已全面完成天宁寺—舣舟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基本完成的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工程、已经启动的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与保护工程,以及正在组织编制的魏村老街、孟河老街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按照规划,还将建设青果巷西段历史风貌区、石龙嘴风貌区、湖塘老街历史风貌区等,毗陵驿、文亨桥、篦箕巷、明城墙和尚书码头展示区,古运河—青果巷展示区,舣舟亭—天宁寺—红梅阁,近现代工商业展示区都在其中。怀德桥西侧的“江湖汇秀”石龙嘴恢复之后,会配上雕塑小品,并与三堡街、南河沿和西直街的传统民居一起,展示沿河传统风貌。
同时还将进行工商、民俗等历史主题、文化主题旅游线路的建构,重点打造游船线路,构筑完备的水上游览系统。打造自长江经老孟河至奔牛,经南运河到滆湖的以田园风光为主题的纵向游览线路;加强与镇江、无锡等周边城市运河旅游的联动发展,构筑跨区域大运河旅游体系。
大运河常州段及相关河道总长度约108.6公里,相关保护工作有五大部分:大运河水利工程遗产35个;包括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文物保护控制单位等在内的大运河其他物质文化遗产点110个;包括青果巷、前后北岸等历史文化街区在内的大运河聚落遗产8个;大运河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10个;大运河生态与景观环境。
近期、远期规划
根据《规划》,我市将对大运河(常州段)遗产实施长效保护。
针对水利工程遗产、其他物质文化遗产、聚落遗产,优先保护和整治被列入世界遗产地候选的遗产点,同时对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各自的保护规划实施相应的保护和整治工程。
近几年,共组织完成了前北岸明代楠木厅、管干贞故居、道台府(将军楼)、材罩屋旧址、晋陵白氏宗祠遗址、吕宫府、临清会馆、恒源畅厂办公楼、老厂房(民国建筑)、大成一厂老厂房和刘国钧办公楼、大成二厂竞园等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整治工程。目前,我市正在组织实施大成一厂求实园、清凉寺修缮与环境整治、太平兴国石经幢防护等沿线文化遗产保护整治工程。
针对郊野生态,将对运河沿线生态高敏感的环境区段进行保护,同时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区段进行用地功能的优化调整及环境整治。
针对城镇景观,重点对运河沿线的景观视线、天际线及高度形态作出控制,并将结合运河沿线城市发展建设,启动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大运河景观整治工程。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先抢救濒临灭失的项目。在维持原真性、延续性、完整性、协调性的基础上进行展示和利用,条件成熟的逐步对外开放展示。
在博物馆展示方面,还将筹建运河博物馆、名人纪念馆、会馆、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民俗风情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建设“江湖汇秀”石龙嘴展示区,毗陵驿、文亨桥、篦箕巷、明城墙和尚书码头展示区,古运河-青果巷展示区,舣舟亭-天宁寺-红梅阁,近现代工商业展示区等运河沿线重点展示区。
同时还将进行工商、民俗等历史主题、文化主题旅游线路的建构,重点打造游船线路,构筑完备的水上游览系统,展现常州水乡特色。打造自长江经老孟河至奔牛,经南运河到滆湖的以田园风光为主题的纵向游览线路;加强与镇江、无锡等周边城市运河旅游的联动发展,构筑跨区域大运河旅游体系。
我市还将完善各运河遗产的标识体系,对于现存的历史文化资源设立全面的指引和标识系统;对于无法恢复的古文化遗址、重要的建筑遗址、都城遗址等,用建遗址公园和立标志物的方法加以展示;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重要历史人物活动场所、重要文化作品及相关民俗对应场所,除设立必要的标志外,通过雕塑等手法加以展现。
据悉,我市在完成《规划》后,还将组织完成大运河各重点遗产的保护规划,并对规划列入世界遗产地候选点名单的各运河遗产点根据各自的保护规划实施相应的文物保护工程。
分五大类保护
大运河常州段遗产现存丰富,涉及面广,共包含五大类:大运河水利工程遗产,大运河其他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聚落遗产,大运河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生态和景观环境,共计163个。
大运河水利工程遗产由河道和水利工程设施两部分组成,共35个。河道保护名录有12个遗产点,其中重点保护类包括老运河常州西段(通航段)、老运河常州西段(禁航段)、老运河常州东段(通航段)、老运河常州东段(禁航段)、老运河市区段(明运河)、南市河(古运河)、东市河(古运河);一般保护类包括关河、西市河、北市河、南运河和老孟河。水利工程设施保护名录有23个遗产点,包括6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锁桥、中新桥、新坊桥、彩虹桥、万缘桥、宝善桥,1个历史建筑——古纤道,以及其他码头、水闸等。诸多水利工程设施遗产代表了所在时期的杰出技术成就,充分见证了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历史。
大运河其他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万安桥、大明厂民国建筑群、戚机厂民国建筑群、唐荆川宅、前北岸明代楠木厅、天宁寺、太平兴国石经幢、赵元任故居、文笔塔、舣舟亭-东坡洗砚池等110个遗产点,其中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文物保护控制单位62个。
大运河聚落遗产包括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天宁寺-舣舟亭历史文化街区、魏村老街、孟河老街等8个遗产点。它们反映了大运河所影响的经济和社会特征,为大运河文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历史资料。
大运河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常州梳篦、孟河医派、芙蓉荡湖船、常州划龙舟、“上三”集市、运河相关诗词、横山桥庙会、德安桥上对山歌、乾隆在常州的传说、苏东坡在常州的传说10项,其中前4项已进入各级非遗名录。这些为研究大运河对流经区域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传播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大运河生态与景观环境主要包括郊野生态和城镇景观。其中郊野生态包括生态高敏感区、生态中敏感区、生态低敏感区和生态不敏感区;城镇景观包括沿河景观视线、沿河天际线和沿河高度形态。这些为研究大运河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为研究大运河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供了现实依据。
历史沿革
大运河常州段由西北向东南横穿整个市区,北枕长江,南滨太湖,西摄滆湖,中有漕河,蓄泄吐纳牵“三吴”之地,全长约45.8公里;在由相关河道组成的水系中,老孟河32.8公里,市河(东市河、南市河、西市河、北市河)6.6公里,关河6.1公里,南运河17.3公里,总长度约为108.6公里。
大运河常州段及相关河道最早可追溯至京杭大运河整体开掘串联之前。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出于西征北伐军运之需,主持开凿自苏州望亭经常州奔牛、由孟河出长江的江南运河。京杭大运河常州段最早从西水关入城,沿西下塘、东下塘(今南市河)穿城东行,出东水关,过太平桥,绕舣舟亭东流,后因河道淤塞,民宅迭筑,行舟不便,明万历九年(1581年)常州知府莫炜下令开凿新河,自大水关,经南门至舣舟亭会合,城河、关河水东注,形成今日格局。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并沿用至今的水利工程体系之一的大运河,不仅是江南运河补水、排水的重要河段,长期承载无可替代的航运交通功能,还反映了运河各个阶段的重要发展和动态变迁,为现已消逝的千载漕运文化提供了特殊见证,其沿线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也是民族文明的重要见证。
链接: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将京杭大运河(春秋至清)整体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国家文物局将大运河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1年4月,国家文物局公布首批《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常州城区运河故道被列入“立即列入项目”。
2008年3月起,我市开始组织编制《大运河常州段遗产保护规划》。2009年6月,《大运河(常州段)遗产保护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编制单位对《大运河(常州段)遗产保护规划》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2011年11月14日《大运河(常州段)遗产保护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同意公布实施。
运河常州段,串起163个遗产点
常州城因水而建,因水而兴。京杭大运河常州段至今保存着许多文物古迹。如宋代苏东坡系舟的舣舟亭,清代乾隆皇帝上岸的御码头,《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贾政离别的毗陵驿等。如今,这些散落在运河沿岸的163个珍贵遗产点,被《大运河(常州段)遗产保护规划》串联起来,并对如何保护及开发作出了详细规划。
35个水利工程遗产,优先保护整治新坊桥等世界遗产地候选点
大运河水利工程遗产由河道和水利工程设施两部分组成,共有35个遗产点。重点保护河道包括老运河常州西段(通航段)、老运河常州西段(禁航段)、老运河常州东段(通航段)、老运河常州东段(禁航段)、老运河市区段(明运河)、南市河(古运河)、东市河(古运河)。水利工程设施保护名录包括23个遗产点,其中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个、历史建筑1个。重点保护类包括中新桥、新坊桥、万缘桥、彩虹桥、古纤道等。
近期将基本完成各类水利工程遗产的保护规划,实施相应的文物保护工程。其中优先保护和整治被列入世界遗产地候选点名单及目前遭到严重威胁和破坏的各水利工程遗产。常州人最熟悉的新坊桥、青果巷码头群等,都在世界遗产地候选点名单之中。
抢救和修复文化遗产,计划筹建开放各类博物馆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万安桥、大明厂民国建筑群、阳湖县城隍庙戏楼、瞿秋白故居——天香楼等110个遗产点,其中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文物保护控制单位等62个。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常州梳篦、孟河医派、芙蓉荡湖船、常州划龙舟、“上三”集市、运河相关诗词、横山桥庙会、德安桥上对山歌、乾隆在常州的传说、苏东坡在常州的传说等。根据规划,濒临灭失的非遗项目将优先抢救,条件成熟的逐步对外开放展示。还将筹建运河博物馆、名人纪念馆、会馆、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民俗风情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沿线将建石龙嘴等展示区,打造多个主题旅游线路
8个聚落遗产中,包括已全面完成天宁寺—舣舟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基本完成的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工程、已经启动的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与保护工程,以及正在组织编制的魏村老街、孟河老街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按照规划,还将建设青果巷西段历史风貌区、石龙嘴风貌区、湖塘老街历史风貌区等,毗陵驿、文亨桥、篦箕巷、明城墙和尚书码头展示区,古运河—青果巷展示区,舣舟亭—天宁寺—红梅阁,近现代工商业展示区都在其中。怀德桥西侧的“江湖汇秀”石龙嘴恢复之后,会配上雕塑小品,并与三堡街、南河沿和西直街的传统民居一起,展示沿河传统风貌。
同时还将进行工商、民俗等历史主题、文化主题旅游线路的建构,重点打造游船线路,构筑完备的水上游览系统。打造自长江经老孟河至奔牛,经南运河到滆湖的以田园风光为主题的纵向游览线路;加强与镇江、无锡等周边城市运河旅游的联动发展,构筑跨区域大运河旅游体系。
主办单位:常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网站访问量: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8层
电话:0519-85680751 传真:0519-85680752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8层
电话:0519-85680751 传真:0519-85680752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