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两岸常用词典》——繁简字并非两岸语文鸿沟
发布日期:2012-09-10  来源:中国台湾网  浏览次数:  字号:〖

  《两岸常用词典》最近在台北和北京出版发行了,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

  在2009年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两岸学者达成“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的共识。翌年,大陆和台湾分别成立的编辑部,本着互相尊重、平等合作的精神,积极推动、密切配合,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编成了这部200多万字的大书。

  汉语汉字全球使用广泛

  世界1/4的人使用同样的语言——汉语,沿用4000年前传下来的文字——汉字,这是当今世界语文生活中的奇迹。如果把“文缘”加以分解,处在文学、文艺、文明、文化(包括习俗)之间的核心地位的,就是“语言文字”。世界华人的民族认同感首先就来自强有力的中华语文。语文是意识的外形,文学的第一要素,文明演进的动力,各种文化的载体。有了共同的语文,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就会有许多共同的观念、情趣和相近的行为习惯。

  然而两岸之间毕竟经历过百年隔绝,语言尤其是词汇,总是随着社会生活而不断变化,两岸人民交往深入了,词汇上的差异就会逐步显示出来。如果说,“旅游—观光、方便面—速食面、知识产权—智慧产权、软件—软体、志愿者—志工”等不同说法还比较好理解,不必太多猜测,“家庭旅馆—民宿、桑拿浴—三温暖、优盘—随身碟、橙子—柳丁、猕猴桃—奇异果、渠道—管道”的差异就难免有些费解;台湾的“窝心(舒心)、草莓族(一种只图享受的年轻人)、龟毛(拘谨)、三不五时(不时)”,大陆的“猫腻、离休、给力、雷人”等词彼此就难以理解,有的还可能造成误会。为了利于两岸语言的沟通,把这些不同的语词编成词典加以整合梳理确是当务之急。 两岸合作研究大势所趋

  汉语和汉字相结合之后形成了鲜明个性,甚至有点特立独行。“隶变”之后,2000年间字形基本不变;单音词为核心、双音词为基础,多用语素合成词语,少用语缀派生;多用虚词连语造句,少有形态变化;根据语用、修辞的需要可以调整语法规则;文言白话、通语方言可以兼收并蓄,却不太喜欢轻易借用外族语词和句法。

  日本人统治台湾50年,就没留下几个日语词,“料理、便当、宅急便”和早期的“政治、经济、法律”一样都是“汉译词”。用惯汉语汉字的华人,也养成了汉语汉字这种“内外有别”的个性:对外“和而不同”;对内“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以同通异、异中求同”。早在1923年,西方的汉学家高本汉在谈到汉语和汉字、文言和俗语时就说过:“中国人要感谢这种很精巧的工具,不但可以不顾方言上的一切分歧,彼此仍能互相交接”。“中国所以能保存政治上的统一,大部分也不得不归功于这种文言的统一势力”。真是“旁观者清”啊。

  近百年来,汉语汉字的研究在海峡两岸逐渐深入,也有所交流,但大多是分头进行的,《两岸常用词典》是两岸学者联合编写的第一个成果。与此同时,《中华科学技术大辞典》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写之中。有了这两部书的良好开端,可以预料,很快就会有更多的收获。(作者系著名语言学家、厦门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Copyright·版权所有:常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网站访问量: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8层 电话:0519-85680751 传真:0519-85680752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